檀郎不肯从

非常好小号,专门写冷产品

夫勾年表参考

搞了个糙糙的年表,方便姐妹们产粮用。

都是根据正史原文整理再与百度词条校队的,姐妹们可以放心使用

如果考据到新内容,会一直补充。

 


公元前496年。

 

勾践二十四岁,初登王位,大败吴师,杀死吴王,春风得意。为了羞辱战败的对手,越国举国推行吴国流行的鸟虫书,将这种书写方式大量运用于越国青铜器。

 

同年,刚刚登基的年轻吴王夫差为记耻,废除吴国鸟虫书的使用。厉兵秣马,意欲雪耻。

 

公元前494年(越王勾践三年)

 

越王见吴军日益强大,于是先发制人,讨伐吴国,派全部越国精锐部队同年,越国战败于夫椒。越王仅以五千越军退守于会稽,吴军围越,勾践采用范蠡建议,向吴王请降,愿与吴国为臣。

 

吴王夫差不听从伍子胥杀死勾践的意见,执意赦免勾践,从越国撤军。

 

三月,吴王召勾践入见,越王伏于地。

 

公元前491年,夫差对勾践放下戒心,允许勾践回越国。

 

公元前489年,吴王夫差不听从伍子胥劝告,欲兴兵伐齐。

 

公元前487年,吴国为驺国伐鲁,与鲁定盟后离开。

 

公元前486年,吴国北伐齐国。

同年,越国勾践带领群臣朝拜吴王,上厚贡,吴王大喜。

同年,齐大夫杀齐悼公。吴王于君门前痛哭三日,海上运兵攻齐,吴国兵败,回吴。

 

公元前484年五月二十七日,鲁吴联军于艾陵之战歼齐军十万。吴国打败齐国欲称霸,向鲁国索要天子百牢之礼,子贡出使,列周礼劝服吴王。

 

公元前483年,吴王召鲁、卫二国在橐皋会盟。

 

公元前482年,黄池会盟,吴国北上中原争霸,派太子监国,姑苏城空虚。吴、晋二国争为盟主(最后谁为盟主不同史书记载不同),吴国失去最后的盟友晋国,处处树敌。

同年,越国乘虚而入,打入姑苏城内。杀吴国太子。吴王黄池会盟闻说消息,怒斩七人于帐前,回国后二国皆国力疲敝,相持不下,吴王同意议和。

 

公元前478年,吴国连年天灾,越王伐楚以迷惑吴王判断,吴国休养生息,散兵为民。

同年,越国讨伐吴国,败吴国于笠泽。

 

公元前476年,吴国调息,渐渐强盛,欺凌晋、齐,伐楚,大耗国力,经济空虚,军队难以支撑。

 

公元前475年,越国攻吴,围吴郡三年,一如十年前吴王困勾践于会稽城,十年后越王困夫差于姑苏。

 

公元前473年,眼看吴郡就要饿死,夫差选择投降。越王许诺:将派一百户人随夫差于甬东(今舟山群岛)并保留吴国宗庙的祭祀。

 

夫差不从,不能受丢掉祖宗土地之耻,自刎于姑苏台。

 

越王以伯侯之礼将他葬在城北阳山,让军士没人负土一筐,邃成大冢。

 

二人同年即位,夫差长勾践八岁。

 

 乱糟糟的补充 

 

  1. 关于夫差的太子哥哥:

《左传·定公六年》中记载:四月已丑,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。

《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中记载:立夫差为太子。

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中记载:十一年,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。

阖闾十一年就是定公六年,定公六年阖闾派夫差伐楚的时候夫差就是太子,但是左传记载定公六年已经有太子也就是大子终累,定公六年又立夫差?难道这一年废立太子又两度派两位太子伐楚?两次伐楚连战争结果都是一样的:楚国畏惧选择投降,夫差和终累到底是不是一个人?

按照《吴越春秋》记载:波太子夫差。

还有一位太子波,夫差在这本书里又变成了太子波的儿子,而这位隐太子波又是阖闾的儿子。还是说夫差本来就是这个太子波?夫差、波和终累是一个人?

以上包涵历代史学家的猜测,并非我个人观点。



评论 ( 5 )
热度 ( 427 )
  1. 共40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檀郎不肯从 | Powered by LOFTER